文学网 > 大宋行医人 > 第38章 与狄青齐名的猛将…的大哥

第38章 与狄青齐名的猛将…的大哥


仁和店内针落可闻,随着“锵”一声锣响,金鼓之声骤然大作。

        一个刀马旦随着这激烈的节奏登场,“她”充分展示了一番功夫后,便拉开了唱腔。

        这便是开篇第一出戏。

        不喜欢传统戏剧的现代人,对这抽象的玩意儿很难爱得起来,秦琪例外。

        受他爷爷影响,他前世偏爱河北梆子。

        那难辨雌雄的刀马旦,唱罢一首陆放翁的水龙吟,赢得满堂彩。

        坐在秦琪旁边的赵祯,对秦琪竖了个大拇指:“好小子!这首词唱尽了成都府的风流!”

        赵绮颖如雨后海棠一般,羞红着脸,含情脉脉地偷偷瞄着心上人。

        秦琪猛然想起一事:“官家,孩儿有一事相求。”

        赵祯看着那刀马旦表演,淡淡道:“讲!”

        “官家可否称,此剧本乃他人创作?”

        赵祯目不转睛地看着戏:“准!”

        赵绮颖闻言当即恍然,满脸崇拜地看向心上人。

        他人唯恐自己不够出名,他可倒好,视出名为洪水猛兽,这才是大丈夫!

        唉!这丫头没救了!

        秦琪硬着头皮继续道:“官家,那《西厢记》、《长生殿传奇》及《三国演义》,可否亦如此?”

        赵绮颖芳心猛地一跳:还有?天呐!他好厉害!

        赵祯无法再淡定,他霍然转头。

        “小乙,你确定?朕只看了《三国演义》开篇那两首词,便已被你惊艳!如此千古佳作,你当真愿割舍?”

        坐在他们身后,隐于阴影之中,默默护卫赵祯的狄青来了兴致。

        “小乙,你可带了《三国演义》剧本?哥哥我最喜欢英雄人物!”

        秦琪探手入怀,掏出两本剧本,递给赵绮颖和狄青。

        倒不是他有意显摆,实在是昨夜赵昂把他刺激得不轻。

        得益于春风化雨的马太公,他们那一里,五个村子的学童们,人手都有一本《百家姓》、《千字文》合集。

        这反而让他忘了,这时代的人,想读书有多难。

        昨夜那求知若渴的赵昂,让他醒悟过来。所以,今天他出门时便带了十几本《三国演义》。

        看官们别小看这么一本厚厚的册子,在汴京,这么一本书,就算换不了一石,至少也能换七八斗大米。

        汴京一石大米卖三四百钱。

        没有活字印刷术的时代,书就是这么贵,普通人家根本读不起。

        四海又感性的秦小乙,就是担心再遇到如赵昂那般的人物,所以带了十几本以防万一。

        这不,派上用场了。

        狄青身旁,一个英武不凡的雄壮将军拱手为礼:“小乙,可否给某一本?”

        秦琪看向那人,只见他五官棱角分明,双目炯炯有神,显得英武而又冷峻,绝不是寻常人物。

        狄青笑着低声介绍:“小乙,这位是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郭遵,武功比我还要略高。”

        秦琪悚然一惊:我去!这可是赵子龙一般的英雄人物啊!三进三出西夏军大营,还能破敌酋!

        三川口之战,刘平被宦官黄德和坑惨,多亏英勇杀敌、力尽殉国的郭遵,刘平才保住了狗命。

        而且,他弟弟郭逵,可是个与狄青齐名的猛人,虽然如今他才十三岁。

        他肃然起敬,双手递过去一本《三国演义》:“小乙久仰郭将军大名,改日请两位英雄吃酒!”

        看戏看得津津有味的赵祯,这时突然回头。

        “小乙,你如何认得郭爱卿?他可是开封府良家子,一向低调谨慎。”

        秦小乙尴尬地望向赵祯:“官家,这…”

        他总不能当着郭遵面儿说,六年后他在对西夏作战时殉国吧?

        所幸赵祯秒懂:“哦,朕明白了!定是任二郎多嘴!”

        他心中暗暗打定主意,准备重用这个四厢指挥使郭遵。

        嗯…朕再找个合适的机会问问女婿,这郭遵除了武功高绝之外,还有何过人之处。

        赵绮颖完全没听进去他们的谈话,她已经沉浸于两首大江词之中。

        两出戏很快演罢。

        见赵祯意犹未尽,未老但头发已花白的赵祯堂兄赵允宁,笑着站起身,看向作揖不止的仁和店掌柜王大郎。

        “大郎,再来两出吧!”

        王大郎抚了抚漆黑如墨的长髯,笑着拱手:“难得今日大家都有雅兴,便再来两出!

        官家,诸位王爷,诸位相公,两出唱罢,戏班子要休整一二,晚上咱们再继续如何?”

        众人自无不可,他们已经决定赖到仁和店。

        吕夷简等大佬经过商量,一致同意打发最年轻的叶清臣、粗鄙武夫王德用回去值班。

        他们则安心留在仁和店看戏。

        秦琪默默观察着,从这些人的表现可以看出:《白蛇传》要成为爆款!

        按照他的规划,《三国演义》要利用《白蛇传》的热度上演。

        所以,《白蛇传》越火爆,对《三国演义》就越有利。

        这时,他身后骤然传来刻意压低的叫好声。

        赵祯蹙眉看去,只见狄青和郭遵捧着《三国演义》正看得入神。

        这哥俩一边看着,一边挥着拳头低声叫好。

        “匡扶汉室!好大的志向!”

        赵祯哑然失笑,摇了摇头,不再理会这两个不解风情的武夫。

        赵绮颖也来凑热闹,她一对清澈的眸子中,波光潋滟。

        “小乙哥,这些词都是你所作?风格迥异不说,而且都足以流传千古!”

        秦小乙不敢直视她崇拜的目光,甚至不敢再听她这温柔至极的声音。

        赵祯适时解围:“皇妹万万不可宣扬此事。朕怀疑,元昊已派密谍潜入汴京。”

        赵祯以略带警告的目光扫了她一眼,看到她眸子中浓到化不开的情意,心中好气又好笑。

        小乙,你可真能招惹妹子!

        他以略带严厉的目光瞪了秦琪一眼,后者乖乖垂首,不敢再多言。

        同一时间,赵元俨的荆王府书房内。

        “王爷是说…”那白净方正脸的道士端坐于椅上,震惊不已。

        坐在主位的赵元俨颔首:“此事千真万确!秦叔父临终时,本王、将去益州赴任的张若谷、孙大郎等人俱在。

        秦叔父丝毫不像重病缠身、处弥留之际之人,他将故友们一一叫进屋,每人都叮嘱了一番。

        本王第一个进入,他便说了这两句谶语。第一句已经完全应验,因此,这第二句,本王不能不照做!”

        赵真人肃然起敬:“废郭后,麒儿现,辗转一纪得良缘,如今已经应验。由是推之,公主当在四年后出世。”

        赵元俨呵呵一笑:“不止如此,马先生的谶语也已应验。据他称,秦叔父给他的谶语是:甲子致仕,福寿永享。”

        赵真人耸然动容:“难怪马太公会在天圣二年致仕,那年正是甲子年。”

        赵元俨笑意更浓:“而且他的确算是福寿永享,据本王所知,去年任仁济分红,马先生分了近万贯。”

        这近万贯,折合后世千万元。

        赵真人拱了拱手:“王爷,正因如此,所以您才对这第二句谶语如此执着,对吗?”

        赵元俨微微颔首:“本王只有颖儿一个女儿,国朝自皇考时起,对宗室压制极狠,本王着实担心她的几位兄长照顾不好她!”

        他皇考,自然是那篡位的赵三。他压制宗室的目的?呵呵,还不是因为他和赵普合谋的那个金匮之盟。

        他怕赵四效仿他来一个烛影斧声。

        这事儿,在赵三害死他俩侄子后,在老赵家内部根本就不是秘密。赵四可能没想法?

        凭啥你赵三能做官家,我赵四就不能?

        所以赵三为了杜绝这种可能,干脆连他四弟也害了。

        他还害了李煜和钱俶,历史上数他杀的皇帝最多,他比李世民炸天拉风多了!

        总之,高粱河车神赵三就是个人渣。

        赵真人显然也想到了这点,他黯然道:“太祖走错一步,以致先师秦公一生凄苦。”


  (https://www.50331.cc/chapter/97150567/49679849.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