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 > 大宋行医人 > 第105章 忙碌数日 出关之时6

第105章 忙碌数日 出关之时6


任二郎拱手为礼后,喟然一叹:“官家不妨先看过小乙的奏疏,再者,臣临行前,小乙曾说:耶律宗真要动手。”

        睿智而又雅量高致的赵祯,对此似乎毫不意外,他微微颔首。筆趣庫

        他的能力和智商均为上上之选,历史上之所以守成,主要原因大概是没有亲生儿子。

        “朕已得知此事。算算时间,那契丹燕国长公主,此刻恐怕已抵达真定府。”

        杜衍听得一头雾水,拱手为礼:“官家,耶律宗真要动手?向谁动手?契丹出使又是为何事而来?”

        赵祯暗喜:神助攻啊!考验任昭誉的时候到了!

        于是他扬手指向任昭誉,对杜衍道:“杜爱卿,详情你可问三郎。”

        任二郎已偷偷告诉过其三弟,杜衍是何人。

        因此,任三郎昂然起身,先向赵祯深深一揖,随即对杜衍拱手为礼。

        “官家,杜相公,此事要从正月十五元夕说起。”

        他言简意赅地将耶律槊古之考验、秦琪之从容布局、张若谷葛怀敏俩坏老头儿之神配合讲了一遍。

        他虽人狠话不多,但不代表他不爱读书、听书。

        他将春秋笔法、《史记》艺术加工、说书人抖包袱的讲法完美结合,将此事讲得一波三折,听得众人如痴如醉。

        张茂实暗道:诚如七郎所言,皇城司气氛沉闷压抑,若有这厮,说不得可大大活跃气氛。

        赵祯暗暗点头:这厮口才不逊于大郎!或许可堪大用!且再观察一番。

        杜衍有些懵逼:真定府是风水宝地?人杰地灵?怎么那儿出来的人,个顶个不寻常?

        咦?等等…这事儿…这是大瓜啊!

        他这才反应过来,打断了任三郎说书。

        “三郎,且慢!你是说,那契丹公主对小乙一片真情?可她…她不是有驸马吗?还有,小乙他…”

        赵祯猛然醒悟。

        对!朕竟忘了这茬!小乙与耶律槊古之事,知情者并不多!

        八皇叔都不知此事!

        这…也罢,只要那耶律槊古过来,这事儿就得露馅,索性大大方方承认了吧!

        于是他打断了杜衍的话。

        “杜爱卿,此事都怪那契丹长公主不知廉耻!小乙为维持两国邦交,不得不如此。”

        他这就算给此事定了性,然并卵,杜衍对此事前因后果,已了然于胸。

        哦,难怪官家要上赶着送出去公主,还买一送一!合着官家也害怕啊!

        嗯…若非官家当机立断…小乙的理想恐怕已经实现了吧?

        虽然他是在契丹做个南院大王,再娶个二婚公主。

        杜衍表面安之若素,心里已乐开了花。

        好大一个瓜!

        看官们莫怀疑,这时代的

        人,娱乐精神完全不逊于现代人。

        他们对于大瓜的追求…甚至尤有过之。

        赵祯早就看透这半老头儿的腌臜心思,于是他果断转移话题。

        “耶律宗真之事,稍后咱们再详细讲。”

        他看向赵凌志:“皇兄,秦少师已卸任勾当皇城司公事,他可曾有嘱托?”

        赵凌志呵呵一笑,指向说书人任三郎。

        “官家,秦师弟举荐真定府任昭誉接任。”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任三郎反应神速,他当即跪倒。

        “官家,仆谢秦少师抬爱,但仆才疏学浅,技艺不精,恐难以胜任,请官家另择贤明!”

        赵祯已经可以肯定,任昭誉不但颜值不逊任大郎,而且比任大郎有文化。

        更关键的是,这个名字让他倍感亲切。

        陈执中陈昭誉,不但对赵祯有恩,而且去岁立过大功,赵祯已将其作为储相培养。

        开封府府尹,相当于首都市长,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结合秦二郎、张茂实的密奏,赵祯已暗暗打定了主意。

        于是他笑着微微抬手:“三郎且免礼安坐,待二府三司诸位卿家到来,咱们再行商议。”

        他这才看向兀自发呆的任二郎。

        “二郎,小乙还有没有其他事?”

        任二郎当即回过神,拱手为礼。

        “官家,小乙说,东西二市的计划暂缓执行。”

        凉亭内,气氛瞬间凝固。

        赵祯默默打开秦琪的奏疏,细细读了起来。

        片刻后,他合上奏疏,再次看向任二郎。

        “二郎,你为朕解读一下,这东西二市及货栈的运营详情。”

        任二郎早与秦琪沟通过此事,是以他站起身侃侃而谈。

        “官家,小乙在临行前,曾反复斟酌过重工计划,鉴于重工计划实施,至少需两到三年时间,他这才提出此计划以做铺垫及试探。”

        他斟酌后缓缓道。

        “官家,关于此事几大难点,小乙临行前只是与家兄略略提及,但他细细思量后仍觉不妥。”

        叶清臣忙问:“有何不妥?开国子已解释得清清楚楚,我等未曾察觉不妥。”

        任二郎看向赵祯。

        赵祯挥挥袍袖,沉声道:“二郎但说无妨,稍后二府三司诸卿家赶来,咱们正好共商。”

        任二郎应是后,缓缓道:“叶相公,不妥之处有以下几点。其一,车马供应不足!

        虽有回鹘、吐蕃、契丹供给马匹,下官六叔处每日产出马车亦达百辆,但这货栈运输,所需车至少十万辆、马至少二十万匹。

        小乙虽说过,将造车之事交于将作监,但短期内,仍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况且如此海量马匹,从何而来?

        因此,短

        期之内,这商路,仅可覆盖中原诸路、河北、河东、江南两浙两路、西北诸路。

        至于四路川地、荆湖南北两路、广南东西两路、福建路等,暂时无法通商。

        其二,作坊暂时未兴建,货源严重不足。仅上述诸路,每月所需货物价值至少为上万万贯,仅靠真定府产出,犹如沧海一粟。

        因此,短期内,商路仍需以运粮米茶布为主。

        其三,汴京城,乃至开封府,劳力严重不足。大量兴建作坊,所需劳力何止十万之数,遑论车马行所需押货之苦力脚夫?

        其四,大量货物输入各路,需各路提前建榷易院,以免当地商贾联合抵制,这点不可轻忽!

        其五,货不跑空,各路之特产品,务必给出合适价格,以流通大宋各地。

        东西二市空余店铺,应及早招各地商贾入驻,一应靡费,应尽量给予优惠!”

        他再次拱拱手:“官家,叶相公,这便是小乙提出的五大问题,此五点若不及早解决,后患无穷!”

        赵祯笑吟吟颔首:“二郎所言甚是,倒是朕操之过急!”

        赵祯的胸襟和格局,远非耶律宗真那猥琐男可比。

        他话虽如此说,但任二郎岂能让他背锅?

        任二郎当即躬身:“此事与官家无关,错在家兄。他急于整合汴京资源,以至于贪功冒进,臣请官家恕罪!”

        赵祯呵呵一笑,挥了挥袍袖。

        “贤昆仲都是为大宋、为朕考虑,何罪之有?万幸此事尚未实施,及时纠偏仍来得及!”

        他是不知道东府如今什么情况…

        赵祯环顾凉亭内外,笑道:“诸位爱卿且用些茶点!”

        他吩咐内侍倒茶、摆上任仁济特制的蛋黄酥、锅巴、西式糕饼等点心,便与众人聊起最近正由说书人预热的《三国志平话话本》。

        再看回东府。

        面对五六家一流勋贵,任大郎正将全国性物流体系、小商品高周转经济结合的超前商业模式,讲得天花乱坠。

        这时,又一个紫袍、御史中丞蔡齐大步流星走了进来。

        任大郎诧异地望向他,停下了自己的演讲。

        蔡齐身后,还跟着一名一路小跑的内侍。

        任大郎刚好认识那人,那人正是一向被赵祯信任、去岁被派到黄州做都监、如今刚回京的任守忠。

        他心中大惊。

        言官头头和赵祯心腹内侍同时出现,是谁东窗事发了?好吧,虽然这个典故目前还没出现,或许以后也不会再出现。筆趣庫

        他有心问一问,却不好开口相询。

        但他不方便开口,不代表别人不方便。

        王承仅便毫无顾忌。

        “蔡中丞!任都监!你们因何而来?”


  (https://www.50331.cc/chapter/97150567/4908525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