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 > 王府弃子的逆袭之路 > 第72章 太子府管家是持太子令出城的!

第72章 太子府管家是持太子令出城的!


夜幕降临。
  赵辰坐在书房中。
  他还有一份资料未曾看过,那是关于前三位太子的卷宗,昨晚带回寝殿,但未曾开启。白天去了国舅府,也没机会翻阅,现在他正准备打开。
  首份档案记载的是长子,即前任太子赵峥,他与赵辰、赵彦同为一母所生。看完之后,赵辰并未发现任何线索。
  赵峥命丧书房,起初以为他彻夜未眠,直至次日才发现他的离世。然而,档案中提及他的饮食,却表明赵峥在去世前未进食,也未饮水,点滴未沾。
  这使得赵辰面色微变!
  他随即翻开第二份档案,那是次子赵青,也就是继任太子的记录。浏览一遍后,赵辰重点关注其饮食情况。
  赵青一觉不醒,睡前喝过一碗安眠粥,因此,他的中毒源头很明确,就是那碗安眠粥。除此之外,目前尚无其他发现。
  赵辰继续查阅第三份档案。
  这份档案属于五子赵麟!他在离世前食用过食物,除此之外,无其他异常,没有其他线索。所以,他的中毒途径也很清晰,就是通过食物。
  “奇怪,大哥……究竟是如何中招的呢?”赵辰皱眉,满腹疑虑。
  既然赵峥没吃东西,那就意味着他不是因饮食中毒,而是通过其他方式。
  是气体吗?
  这个可能性极大!
  赵辰紧锁眉头,觉得此案愈发扑朔迷离。
  他万万没想到,三人的中毒方式竟如此迥异。
  “殿下,各位大人已到,正等候向您禀报。”郭海的声音在书房外响起。
  今晚是三司衙门汇报案情进展的时间,他们应该已经到了。
  赵辰立刻吩咐:“让他们进来吧。”
  “遵命,殿下!”郭海恭敬应答。
  片刻后。
  南宫镜和两名男子步入书房。
  另外两人分别是青玉台的司马马奉朝和大明寺的少卿田云。他们曾与三门司司马王明义一同勘查现场,后续调查自然由他们负责,因为他们都是各自机构的副手。
  “我等参见太子殿下!”三人进来,立即鞠躬行礼。
  “免礼。”赵辰挥手,直接向南宫镜发问:
  “国舅府管家有何消息了吗?”
  南宫镜咬紧银牙,沉声道:
  “回禀殿下……关于国舅府管家的下落……卑职已查明部分!据西城门卫所述,当天傍晚,他手持……太子宫的令牌离城了。卑职一路追踪,但至今未发现踪迹……恐怕已经逃之夭夭了。”
  赵辰的脸色骤变,直视南宫镜,沉声质问:
  “你说什么?手持太子宫的令牌?他哪里来的太子令?”
  傍晚时分,城门早已关闭。
  要进出城,必须持有通行令牌。
  而太子宫和皇宫的令牌,无疑具有通行无阻的权力。
  南宫镜瞥了一眼赵辰,迎上他冷冽的目光,心中一凛,硬着头皮说道:
  "确实,太子殿下,他在离城前贿赂了守卫,所以我们今天才能揭露此事……"
  赵辰的面色骤然冷硬,语气森冷地反驳:
  "绝无可能!我的令牌始终在我手中,他从何处得来的太子府令牌?真是胆大妄为!"
  "殿下,属下已详加询问,据守卫所述……确确实实是太子府的令牌!"南宫镜心急如焚,急忙解释。
  她进来前已极度紧张,不知如何面对这样的发现,因为这实在太过离奇了。
  他们费尽心力追查的嫌疑人,居然持有太子府的令牌离开了城……这不仅令人难以置信,更带有一丝嘲讽的意味!
  赵辰的目光紧锁在南宫镜身上,试图看出一丝破绽,但并未发现,因为南宫镜若在自己面前说谎,必定瞒不过他。这表明南宫镜所说非虚。
  那么事情就变得耐人寻味了!
  赵辰沉默一会儿,转向青玉台的司尉马奉朝,问道:"我让你们调查国舅爷的生活习惯,交往人群,最近的行为和见过的人物,都调查清楚了吗?"
  马奉朝不敢怠慢,立刻恭敬回答:"禀告殿下,属下已经查清。这是调查报告。"
  说着,恭敬地呈上报告。
  然而!
  赵辰只扫了一眼,问道:"我问你,国舅爷临死前吃了喝了什么吗?"
  马奉朝想了想,答道:"禀告殿下,据国舅府仆人的供词,国舅爷出门前未进食,厨房也没有做,回来后,只有管家送过饭菜。但根据我们的现场勘查,国舅爷……并未进食,是否饮水也无法确定。"
  赵辰皱起眉头。
  或许……陈清亮并非在府内中毒,而是在别处。
  那会不会是在宫中?
  看来还得等待萧长风的消息。
  赵辰接过马奉朝手中的调查卷宗,快速浏览了一遍,然后转向大明寺少卿田云,问道:
  "我让你们调查国舅府管家王忠的日常交际,看他接触过哪些人,家乡在哪,家中还有何人,都查清楚了吗?"
  大明寺的少卿田云年纪较轻,大约三十多岁,看上去颇为英俊,正值年富力强之时。
  听到赵辰的话,他立刻沉声回应:

  "属下已调查完毕,还请殿下过目。"
  田云同样递上了一份调查报告。
  赵辰这次没有提问,直接接过开始翻阅,只是粗略浏览,一边看一边说:
  "南宫大人,这位国舅府管家王忠的老家在松州的余坪镇。既然现在不知他的行踪,那我们是否派人去那里了呢?"
  松州的方向确实是从西城门出去的,所以这位国舅府的管家王忠,很可能真的逃回了老家。
  当三司署与神虎卫联手调查此案,一旦卷宗送到他手中,各方情报理应已互通。因此,他无需赘言。
  果然不出所料!
  “殿下,微臣已遣人疾驰八百里赶往松州,预计七日内必有信鸽带回消息!”南宫镜毕恭毕敬地回应。
  八百里的加急传递需要不短的时日,但信鸽的返回速度却快得多。
  赵辰微微点头,继续翻阅卷宗。
  这位国舅府的王忠,平日除了在府内活动,似乎鲜少涉足其他地方。当然,大明寺再神通广大,也无法查出他的所有行踪。
  所以这份卷宗只能作为参考,但却是破案的基础。
  然而,赵辰审视着卷宗,突然目光一凝,缓缓发问:
  “周岐佗何许人也?”
  卷宗中提到王忠与一个名叫周岐佗的人物交往颇深,却并未详细描述此人身份。
  似乎在之前关于陈清亮的关系网中,也有个名为周岐佗的名字。
  是同一个人!
  田云立刻答道:“禀告太子殿下,此人乃太医院的一位御医。但属下等人追踪时……这位御医已失踪。此外,太子殿下,我们在调查时听说,已有他人先一步介入,不知……”
  赵辰打断他:“那是本宫的人,你们不必过问……好了,我明白了。”
  也就是说,王忠与周岐佗竟然也相识。那么陈清亮当日找上周岐佗,是否与此有关?
  或者,王忠与周岐佗的交往得到了陈清亮的默许?
  想到这里,赵辰忽然觉得,这个管家说不定是陈清亮安排的棋子!
  他想起陈清亮写给一位名叫杨静静的女子的信,信中透露,陈清亮知道有人发现了他留在案桌上的秘密信息……
  因此,他警告说动了《孝论》者格杀勿论,可能正是针对王忠,防止他叛变,破坏预留的后手。很可能,正是王忠知道了案桌上的信息!
  这样一来,陈清亮信中“动者杀之”的行为就有了合理的解释。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推测。
  是否有其他可能性,目前掌握的线索尚无法确定。
  那是本宫的人!
  此言一出,屋内的三人面色皆变。在调查过程中,似乎总有人捷足先登,而此刻赵辰亲口承认,那人是他的手下!
  三人内心震撼,感到难以置信。
  无论是神虎卫,还是三司,或是大景皇朝的顶级机构,他们在各自领域都堪称翘楚。
  但现在……他们的地位似乎已被超越,而超越者效忠于太子!
  这太令人匪夷所思了!
  "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如果没有,就退下吧。如有事,明日宫中自会通知各位。"赵辰语气平和。
  "遵命,殿下!"
  三人深深点头,交换了一个眼神,几乎同时开口:
  "臣等告退,殿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向赵辰行了一礼,三人恭敬退离。
  南宫镜略显迟疑,想询问沈飞燕调查的进展,但最后还是选择了沉默,因为她缺乏勇气。
  多次面对赵辰后,她愈发觉得这位太子殿下的真实面貌与传闻大相径庭,让人不寒而栗。
  待三人离去,赵辰正欲唤郭海,想了解太子宫令牌的事。
  他的令牌皆由郭海保管,只有郭海有可能将太子宫令牌交予王忠。但这绝不可能发生!
  每发出一枚令牌,都需他亲自批准,使用后也必须经他过目归档。若郭海擅自给了王忠,那意味着郭海背叛了他,但他敢吗?
  他不敢!
  而且他坚信郭海不会做这种事,不过询问一番总是必要的。
  这件事恐怕另有隐情,或许这枚太子令是个至关重要的线索。
  必须从太子令入手!
  "殿下,微臣沈飞燕……请求面见太子殿下!"沈飞燕的声音在外响起。


  (https://www.50331.cc/chapter/92043447/5555548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