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 > [清]废太子升职记 > 第21章 牛痘

第21章 牛痘


“爱卿此言当真?”

        康熙仔细翻看着孙之鼎呈上的册子,上面详细记录他这一年来走访各地与各个熬过天花的患者发的交谈和他的推测。

        “皇上,臣认为牛痘确可以有效预防天花。”

        孙之鼎一直记得一年之前感染天花发那对母女,她们并没有同其他天花病人陷入高热昏迷不醒或是满身痂印,她们的症状很轻,甚至可以自主与医者对话详述病情,脉象也与他人不同。

        他记得幼时同老师研习医术时,曾听老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老师生活的村庄曾爆发过一次以天花为源头的疫病,那时老师不过三四岁刚刚记事的年纪。只知道整个村子的人不论男女老少几乎都染了天花,整个村子也被当地县府下令封锁,不许进也不许出,除了会定时投放事物再无任何人踏足,所有人都在等这个村子里的人病亡的那一天。

        老师当时也染了天花,每天因身体不舒服而大声啼哭着,直到再也嚎不出眼泪。因为当时年少不知事,对于死亡也没有什么概念,只自

        知道很难受,大家也很难受,日日靠着村子里的世代行医的几位医者开的汤药勉强续命。

        约摸半个月过去,村子里最先感染天花的那批人在一点点恢复健康,直到完全康复。

        等到村子里所有人完全康复,已是一个月后。

        当第一人安然无恙地踏出村子,外面的人都知道了这个奇迹。

        当地县的人管老师的家乡称作奇迹。

        后来也有人到此地考察,探究这其中的原因,但最后结果无一不是无功而返。后来老师长大,寻问了曾给他送汤药的医者,那医者告诉老师:可能与染病的牛有关。

        那个时候,家中养牛的不多,仅有的那么两三家也确实是第一批感染天花并康复的。

        牛身上不知何时染了天花,人在接触牛的时候也自然而然的接触到天花,从而见喜。

        但是否因为感染天花的来源在牛,所以造成他们的症状不重,那么牛身上的病毒是否在经过处理后,可以有效预防天花?

        当时的医者没有给出准确答案,后来的老师也没有,如今

        孙之鼎呼出口气,如今的他或许有答案了。

        “皇上,根据册子上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通过牛痘预防天花并非妄言,只是其中也确有风险存在。”

        当时老师的故乡中也确有人因此离去,牛痘的成功率孙之鼎不敢百分百保证。

        康熙沉吟半晌,对梁九功道:“去把太子喊来。”

        少时过后,太子应诏而来,见礼后接过康熙允他看的册子,他仔细浏览遍后,“汗阿玛,儿臣认为孙太医言之有理。”

        “牛痘之法,或可一试。”

        康熙有心考校:“太子以为,该如何试?”

        “儿臣以为,不若先生产出皮牛痘疫苗,并选取部分人群进行试验,试验人群应取不同的标准,高矮胖瘦,男女老少,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都要有对应的试验人群,一个人身体健康的不同与试验的结果也有莫大的关系。”

        “如何挑选试验人群?若挑选的人群不愿试验又当如何?”康熙又抛出个问题,“牛痘是史无先例的存在,试验便是叫他们赌上性命,九死一生。”

        “汗阿玛,我们可以先从死牢挑选那些犯了死罪同时又罪无可恕的死囚犯们选择。同时允诺可给他们一个机会,当注定死亡的人了有活下去的机会时,人总会选择活的。”

        虽然这个活下来的机会十分渺茫。

        “既是罪无可恕,又如何能让他们活?”康熙步步急逼,问得愈发细致。

        “若是不能赦免,我们可以赦免他们的家人,比如另他们没入贱籍的妻女从良等,或是给予他们在外的家人银钱等等。”

        “假若囚犯是孤身一人已无亲眷,倘若试验失败,朝廷可将其风光大葬,并予以嘉奖;若侥幸逃过一劫,我们可告知在其所在家乡他的义举,由朝廷褒奖,日后若他回到家乡也能多些机会。”

        “汗阿玛您以为如何?”

        胤礽不安地抬起眼,等着康熙的反应。

        康熙沉吟不语,似在考虑胤礽所言的可行性,小芳却突然出声道:“我以为依你的性子是断说不出这种话的。”

        胤礽翻个白眼,轻嗤了声通过思想与她交流,“我又不是菩萨。”

        “我的前置条件是死囚犯。他们本就犯了死罪,终有一天会被处以死刑,我的提议也可算是给了他们一线生机,若是运气好,可以免去一死,他们的家人也会得到开释。”

        “若是死囚犯中有冤假错案的呢?”小芳反问,“不论是你还是你的皇父,乃至负责刑狱的官员,都不能保证死囚牢中不会有冤屈存在。”

        胤礽陷入沉思,小芳乘势追击:“还有那些诚心悔过的人呢?”

        “所以呢?因为他有心悔改,所以我们便要原谅,他就可以一点代价不负,让我们对他从前的过错既往不咎?”胤礽同小芳针锋相对,二人各有各的道理,谁也不让。

        小芳的意思胤礽并非不懂,只是犯了错只需轻飘飘一句知错悔改便可以吗?

        不可以的。

        诚然,自古有话“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此前提是在你有心改错的基础上,不论你有心与否,你的的确确是犯了错,你需要因此付出代价。

        如今试验牛痘,便是朝廷给予的一个机会。

        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至于你说的冤假错案,我们确实不能保证。”胤礽深深叹了一息,“从古至今,若要推翻前案从审的代价无疑是巨大的。”

        “若要使已判定的案件重审,或由当事人上告,或由当事人亲属代为上告。而上告途径多为越级告之,或告御状。”

        “唐武周时,永徽律名文规定:越级上诉者,笞四十,得实不座。【1】由此可见刑律的严苛。”胤礽一顿,“清随明制,大清律所言审转复核制,便是指地方官若要判处死刑,需逐级向上经五次反复审判,方可最终定下死罪。”【2】

        “若确确实实存在冤屈,在他们撑过此劫后,将前案重新审理也无不可。”

        胤礽半阖上眼,无奈叹声:“这是如今我能想到唯一可以减轻损失的办法了。”

        小芳也是一叹,渐渐没了声音。

        “太子所言爱卿可都听见了?”康熙看向孙之鼎。

        孙之鼎连忙言道:“回皇上,微臣都听见了。”

        “便依太子说得做。朕会明顺天府衙协从配合。”

        孙之鼎称是后告退,下去开始准备。殿内顿时只剩康熙父子二人。

        康熙凝眸打量阶下五官慢慢长开的太子,他眼角眉梢间尚染着孩童的稚气,但言行举止间已颇具储君风范。

        “保成表现不错。”

        得到康熙的夸赞,胤礽露了笑,“儿子谢汗阿玛夸奖,儿子定会再接再厉。”

        “这几日功课如何?”康熙跟着一笑,笑罢转而问起胤礽的功课,对于儿子们的教育他素来上心,他希望他的儿子们日后都可以成材,成为朝中不可缺少的力量,作为日后胤礽登基时的助力。

        胤礽从来不惧康熙的抽查,他既问他便应了好。康熙博古通今,便是已至而立也不曾松懈学习,沉吟半晌随口抛出几个问题,胤礽略想了想便给出答案。康熙抑住面上喜色,与胤礽一问一答起来。

        五日后,一切工作准备就绪。

        试验地点定在郊外的一处别院,此处避开了水源、农庄,更是远离京城,极大的保障了试验的安全性。

        初次试验人员一共百位,男女老少、高矮胖瘦、身子有恙与身体康健,每种不同的人群都挑选了同比例的人数。

        在打入牛痘疫苗后,将他们分别控制在别院内隔出的单屋中,孙之鼎一声令下,开始观察他们的反应,并开始记录。

        半月后,有人出现排异反应,故去。

        孙之鼎依据他登记的信息加以记录。

        一月后,有人康复,经确诊后无恙。

        又两月,陆陆续续有人康复,也有人故去,孙之鼎皆用心记录,并将试验的结果加以整理并汇报。

        呈上来的试验数据清晰明确,让康熙龙心大悦。他知道,牛痘的作用已是确凿无疑。

        只是,还不够。

        于是,第二批、第三批试验人员入住别院,同第一批一样,登记信息而后打入疫苗,半年后,这两批试验人员全部康复,无一人故去。

        此时,牛痘的安全性已得到保证。

        孙之鼎也有信心,若万一出现意外情况,他也可力挽狂澜。

        康熙下旨昭告天下牛痘的妙用,但由于牛痘初出世,众人心中皆抱有怀疑,几乎全都按兵不动。

        康熙并不着急,从宫中的大阿哥胤褆开始,到他后宫的娘娘们,都依次打入牛痘疫苗,再然后是朝中的文武大臣,几月后皆都无恙而归。

        有的皇室中人同文武大臣做榜样,百姓们没了顾忌,开始前往官府设立的疫苗点,申请打入牛痘疫苗。

        至此,牛痘正式在大清范围内开始推广。与此同时,皇太子所居东宫毓庆宫落成。

        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初二,胤礽正式从乾清宫昭仁殿搬入毓庆宫。


  (https://www.50331.cc/chapter/81233546/49735234.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