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 > 在古代老干部面前作死后 > 第47章 第047章 有客上门

第47章 第047章 有客上门


布具一格开业好多天,  柳夫人也抽空过去看了一遍,回来对顾馨之更是赞不绝口。

        柳山长听得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直说她不好好卖布,  折腾什么灯啊架啊,一看便是不务正业,  哗众取众,瞎折腾。

        气得柳夫人把他撵出去书院住了几天。

        这么多年,柳山长也习惯了,  灰溜溜回到书院,端着姿态,  到处逮人问题摸底,没两天,  全书院都知道,  柳山长又被山长夫人嫌弃了,回来找他们麻烦了。

        书院学子们早已习惯,除了背书勤一点,  别的该干嘛干嘛。

        因此,  当柳山长巡视到书院某处,  发现几名学生正对着某书的诗篇激烈地讨论时,  还颇为温和地安抚他们,  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我们非诗者本人,  不一定能全知其诗中含意,  得一二分意境足矣。”

        有一学生却提出异议:“山长,  道理我们都懂,  但这位集册之人,却将白先生的雨夜诗并入咏志诗篇,但周先生的雨夜全篇都是景致描写,这不太合理。”

        “哦?”柳山长诧异,“哪篇,我看看。”

        学生当即将诗作递过来。

        柳山长低头一看,皱了皱眉,下意识翻到扉页——

        《当代知名才子诗篇》

        他僵了僵:“你们也抄了一份啊。”他认得笔迹,正是面前一位学生的。

        “是。”那名学生拱手,“学生觉得很有用处,抄一份赏析。”

        “我也抄了一份。”

        “我也……”

        柳山长摆摆手:“我就随口一说。”继续看那篇诗作,低声诵了遍,“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注]……”

        “是。通篇都是景物,学生以为,应当放入咏景篇。”

        柳山长闭上眼,将词句含在嘴里吟诵:“……啼复歇……残灯……明灭……芭蕉声……”他倏地睁开眼,大喝一声,“好!!好诗!!”

        学生们都习以为常。

        “山长,我们自知这是好诗,但这著书者归类,不太严谨啊——”

        柳山长瞪他:“你压根没品出来!”他点着诗句解释,“这白居易大晚上不睡觉,听虫鸣反复停歇,残灯灭了又点,晚上关着窗,外头下雨打在芭蕉上,他隔着窗都能听见……这不就是夜深难寐吗?哦,这白居易是不是至今还没被派官?这不就寂寥愁苦吗?还不是咏志是什么?你们几个琢磨半天,还觉得人分类出错,竟是连个闺——”

        他好悬止住到嘴的话。

        卷起书册,挨个给人一下,怒道,“将这诗句好生抄写个百八十遍,醒醒脑子的!”

        “……是。”

        柳山长哼了一声,扔下他们,大步离开。

        回到书房,发现他带回来的那册《当代知名才子诗篇》又回来了他桌上——学生们已抄了几份,这份原稿就送回来了。

        他瞪着书稿咬牙切齿了半天,扭头喊道:“去,把谢慎礼给我喊过来!”

        “是!”

        另一头,布具一格顺利开张,顾馨之放下心头大事,但也更加忙碌了。

        这些定制款,其实都不难,只是在这时代的传统服饰上加些巧思。

        布坊讲究四大样,布料、绣工、染色、裁剪。

        绣工这块,她不打算跟老铺子争。一是她请不起好的绣娘,二是这块制作工期太长、来钱太慢,短时间也很难打过京里其他的布坊衣铺。

        布料,她打算推香云纱。

        这世界也有香云纱,但都是从南边采购而来。香云纱制作繁琐,产量少,加上路途遥远,运费昂贵,这香云纱的售价也就高居不下。

        她打毕业开始就接触香云纱,从事这个非遗行业已近十年,加上有现代高科技分析技术,她对各步骤的制作原理理解得更为透彻,绝对不比这个时代的老师傅差。

        香云纱是她打算拿来当镇店布料的。

        现在第一批香云纱已然入库,后续的制作却卡在薯莨这里,她上回已经托云来的管事帮着留意,看看能不能在入夏前再弄一点。香云纱最好的销售季节,是在夏日,如今刚入农历五月,不着急,也急不来。

        所以她把布坊的亮点,放在了染色和裁剪上。

        正统的布料是基本盘,她肯定要卖。但她也要创新,染色是她选的路子。

        毛巾是她的尝试产品。她在现代用的染料都是化工产品,到了这里,只能天然提取,怕弄不好,所以才从小物件试起。

        毛巾染了几批,她才敢往布料上操作。

        还不敢多染,失败了几匹,最终才成了三匹,也即是那三套做样板的裙子,一套桃粉渐变,一套天青渐变,还有一套是香槟色。尤其是香槟色,用到了黄、红、黑、白、蓝五种色,非常难调。

        但效果喜人,让她这段时日的辛苦没有白费。

        她站在巨人肩膀上,对颜色的经验和把控,是这些只靠口口相传的传统老师傅们比不上的,往后她的布具一格,除了传统布料,还可以染一些新鲜颜色的布料,让那些挑剔的贵人们买回去让他们家仆人裁剪缝绣。

        除了染色,还有裁剪。

        她浸淫布料行业多年,香云纱是她的拿手技艺,染色调色是她从小玩到大的行当,剪裁设计,就纯粹是爱好了——毕竟做布料的,哪个没有当设计师的梦想?

        她这种熟悉布料的人,做起设计,创意不够,审美却是妥妥的。但她的创意不够,是指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在这里,以她的设计理念和审美观点,妥妥地走在社会前沿。

        这不,一下便收到几十套定制,能忙好几个月了。

        如此以来,她家铺子,除了绣工,布料、染色、裁剪,都能立起来,怎么着都能赚点生活费了。

        现在单子有了,布匹货源也稳妥,就差染料了。

        薯莨是一则,其他颜色,也不能放过。

        她目前试出来的几种颜色,大都是在庄子周边或采买、或采摘回来的。如今要批量使用,便不能再靠这种零碎打闹的方式。

        她也没自己累着,前些日子倒腾的时候,许氏和徐叔都有跟着,对这些草木都算认识,这会儿倒是方便,只将需要的材料清单交给他们,顾馨之就当了甩手掌柜。

        她开始琢磨新的颜料。

        如今的色调还是太简单,还多是用的当季草叶、草根,她得多试一点。

        布坊里的工作上了正规,染色材料有许氏她们操心,她开始带着水菱、香芹及振虎等人,漫山遍野的跑,经常早早出门,晚上背着一堆树叶、草根、枝条回来,然后煮水看色,试染。

        忙起来,就把谢慎礼忘到了脑后。

        直到有客人找上门来。

        彼时,顾馨之正在小厨房熬煮她那些五颜六色、奇奇怪怪的植物,听见有客人,头也不抬道:“谁啊,让娘或者徐叔去接待,我这里不得空。”

        香芹有些委屈:“奴婢也不认识,那人就指明要见你来着。”

        顾馨之瞪她:“你姑娘是接客的吗?谁说要见就得出去?”

        香芹吓了一跳,急忙摆手:“姑娘这话可胡说不得……这不是,那位老人家看着年纪挺大,气派也足,奴婢怕给家里惹事嘛。”

        顾馨之:“……那你不得问问人家姓甚名谁吗?”

        香芹连忙点头:“有的有的,他说您认识他家夫人,正好他过来这边踏春,就顺便上门来讨顿饭的。”

        顾馨之:“……”这问了跟没问似的。看了眼锅里的草木,她朝边上的水菱吩咐,“再滚一次就停火,等我回来再说。”

        “是。”

        顾馨之略擦了擦手,大步流星往外走。

        一路快走,片刻功夫,便抵达待客的大厅。

        屋里只有一老一少两位,老的那位背着手站在堂前盯着她自己写的对联,少的候立在旁。

        顾馨之挑了挑眉,踏进屋里,问:“恕在下眼拙,敢问先生是……?”

        老者闻声回头,上下打量她一眼,皱眉:“你便是顾家姑娘?怎的一身邋遢脏污就出来见客?”

        顾馨之:“……”她面无表情,“老先生,不是你说上门讨顿便饭的吗?怎么还挑剔起主人的衣着打扮呢?”

        老者语窒,有些羞恼:“来者是客,你怎可这般无礼?”

        顾馨之:“……我也没见过上门就挑剔主人家衣着的。你又没递帖子让我准备准备,还怪我不换衣服接待。你这人好生不讲理啊。”

        老者:“……”

        顾馨之还惦记着她那锅颜料,也懒得应付,遂逐客:“行吧,既然你这般讲究,恕我家缺粮少肉,请不起这顿便饭——老先生,请了。”

        老者:“……”

        他何曾被人这般扫地出门……这顾家姑娘,当真可恼!!


  (https://www.50331.cc/chapter/78066175/49510173.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