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 > 秦功 > 第三百零七章:诏令抵达杨府,无奈的白衍(6K)

第三百零七章:诏令抵达杨府,无奈的白衍(6K)


  咸阳城内。

  杨府。

  老将杨端和身着布衣,即使满鬓白发,杨端和依旧不忘学习兵书,数十年如此。

  在杨端和眼中,接触的事情多了,很多时候总会不知不觉忘记一些,而身为将军,对于兵法之类的竹简,以及曾经记载的战事,是万万不能忘记。

  烛灯下。

  伴随着夜深,见到侍女不知道挑了多少几次烛灯,杨端和依旧不舍得放下手中的竹简。

  也就在这时候,房门打开,伴随着丝许凉意,一个欢快的脚步响起。

  “祖父祖父!!”

  一个孩童的声音传来,杨端和转过头,便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孩童,欢快的跑向自己。

  “溥善!可是又来哄祖父睡觉?”

  杨端和看着自己这个小孙儿,老浊的目光中,满是慈爱。

  放下竹简,杨端和微微侧身,看向扑上来的孩童杨溥善。

  “嗯!”

  伴随着杨溥善奶声奶气的话,杨端和一脸笑意。

  “好,祖父去睡觉!”

  杨端和点头,起身后,抱起杨溥善。

  其实自己的这个孙儿为何会来,杨端和哪里不清楚,恐怕又是杨彦担心他身体,便特地让溥善过来。

  “溥善,去叫你父亲过来!”

  杨端和方才孙儿,轻声嘱咐道。

  既然孙儿过来,那就意味着杨彦也尚未休息。

  “好!”

  五六岁的杨溥善听到杨端和的话,连忙小跑着跑出门外。

  没多久。

  在书房内的杨端和,就见到一身绸衣,进入书房的杨彦。

  “父亲!”

  杨彦进入书房后,来到杨端和面前拱手辑礼道。

  昏暗的烛灯下。

  杨端点点头,看着回来就要抱的杨溥善,杨端和满是笑意的报起自己的乖孙儿。

  “算算时日,那白衍再过一两日,便会回到咸阳!”

  杨端和一边抱着孙儿,一边看向杨彦。

  杨端和可是清楚,昔日在阏与,若非那白衍,杨彦早已经惨死在赵军手中,怎么可能还能有性命回到咸阳。

  这段时间听闻府内的儿媳提过,说是杨彦已经备好财礼,待白衍回咸阳后,找个时间给白衍送去,并且在府中置办酒宴,宴请白衍。

  “算时日,应当是这一两日内!”

  杨彦听到父亲的话后,点点头,随后轻声问道:“父亲可是在担心大伯?”

  看着父亲特地找自己提及这件事情,杨彦清楚,很可能是因为大伯一家。

  他与父亲,对于白衍的印象皆是很好,但大伯一家对白衍,还是存在一些间隙、隔阂。

  毕竟昔日在上郡,大伯与白衍虽然没有直接起冲突,但二人总归是有些不愉快。

  “你大伯的为人,你应当清楚,”

  杨端和叹息一声。

  话音落下。

  突然父子二人就看到,一直抿嘴的杨溥善,突然好奇的问道。

  “祖父说的那个白衍,是扈参他们嘴里的左庶长吗?”

  杨溥善小小的脸颊上,满是好奇的望向自己的祖父。

  “溥善认识?”

  杨端和听到亲孙的话,经历风霜、有不少岁月的老脸上,忍不住笑了笑。

  杨彦也好奇的看向自己的三子。

  面对杨端和的询问,以及杨彦的注视,杨溥善点点头。

  “溥善与扈参玩耍时,听扈参他们说过。”

  杨溥善说道。

  书房内。

  随着杨溥善把扈参偷听他父亲谈话的事情,缓缓说出来。

  其中在后面,说起与扈参一起出去游玩的经历,杨溥善满脸喜悦,而提及白衍的时候,时而激动,时而又有些害怕。

  许久后。

  听完整个过程的杨端和,看着怀中的小孙儿杨溥善。

  “这件事情过后,你便去见你大伯一面!”

  杨端和转过头,对着杨彦嘱咐道。

  论私心,杨端和是不太赞同杨彦与白衍走得太近,特别是这时候的白衍,方才灭赵归来,并且在雁门大开杀戒。

  眼下与白衍走得近。

  相当于告诉世人,杨彦与白衍,站在一起。

  如此以来,杨彦也会被白衍牵连,定会被不少人暗中记恨。

  但杨端和同样清楚,此前长子杨彦在阏与急功利切,不仅负伤,更是差点闯下大祸,幸得白衍相救。

  这份救命之恩!

  杨彦无论如何都要还,别说白衍得罪无数人,就是明日白衍要被处斩,杨彦今日都要想办法去救人。

  若是贪生怕死,若是忘恩负义,就算杨彦能活着,那日后别说会被天下人如何看待,就是秦国朝堂与那些权贵士族,也无人再看得起杨彦。

  “彦清楚!父亲放心!”

  杨彦听到父亲的话,拱手应道。

  看着父亲,杨彦清楚父亲方才嘱咐的含义,他们这支杨氏来自赵国,祖上是晋国大臣杨,后分支下来,在赵孝成王时期,他们这支来到秦国后生根,如今大伯杨宪是秦国大臣,父亲杨端和更是秦国大将。

  与白氏结交后,不管结果如何,杨彦毕竟都是杨氏之人。

  白衍对他有救命之恩,父亲年事已高,固然并不在意,

  但大伯哪里,还是要知会一声。

  “若是没有颍川之事,那该多好!”

  杨彦看着父亲怀中的杨溥善,轻声说道,

  先是大伯辞官,后面虽然再度为官,但明显比不上从前,而对杨氏最致命的,还是颍川之事。

  若没有颍川变故,身为秦国老臣大将的父亲,王上定会信任父亲,继续重用父亲,而父亲也完全能支撑起杨氏。

  若是如此,他当初在阏与,也不会立功心切,最终差点害了杨氏。

  “这个无需多虑,等你与白衍结交之后,你与杨熊,白衍不会坐视你们被弃用!”

  杨端和听到长子的感慨,不在意的说道。

  杨彦与白衍,有利有弊,弊端便是会得罪士族,但好处也很明显,只要杨氏与白氏交好,即使没有他杨端和,如今有权有势,坐镇一方的白衍,也会帮助杨氏。

  这也是方才为何看着自己的孙子,杨端和最终转头嘱咐杨彦去见杨宪的原因。

  只要杨氏后代在朝堂内有靠山,不管是眼前的杨溥善,还是其他孙儿孙女,甚至是百年后,只要日后杨氏出一个有才之人,都会有资格再度让家族兴起。

  凭借祖上的资历过往,以及家族的人脉,再度被重用。

  书房内。

  杨端和与杨彦,父子两人小声交谈着。

  然而就在这时候,突然书房外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听到动静,不管是杨端和还是杨彦,都急忙转头看去,不知道发生何事。

  随后父子二人互相对视一眼。

  要知道如今已经将近夜深,这是又有何事?

  “将军,王宫传来王召!”

  一名仆人突然急匆匆的来到书房,对着杨端和拱手说道。

  闻言。

  不管是杨端和还是杨彦,解释一愣。

  王召!!

  这时候怎么会有王召?

  杨彦眉头微皱,眼中浮现一丝担忧,父亲从赵地归来之后,就空有其名而无其实,如今王上大半夜的又传令急召。

  想到这里。

  杨彦的手都忍不住,微微颤抖一下,心中浮现一丝害怕。

  虽然感觉不太可能,虽然知晓王上不是那种昏君,但毕竟事关父亲,杨彦是人,还是忍不住担心,担心那卷王召,会是他最害怕的命令。

  “溥善,你先去睡觉,祖父与你父亲有要事,听话!”

  杨彦听到父亲的声音,转过头,看向哄着杨溥善的父亲,眉宇间忍不住的担忧。

  “嗯!溥善这便去睡!”

  小小年纪的杨溥善,听到杨端和的话,无忧无虑的转过身,小跑着离开书房,外面有等候的侍女,他并不担心天黑。

  杨端和望着孙儿离开书房后,这才起身,苍老的脸颊上,方才慈爱的笑容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这是一代老将的自信,随后跟着仆人,朝着书房外走去。

  杨彦连忙跟在身后。

  片刻后。

  府邸内的院子中,一名名身穿秦甲,佩着佩剑,手持火把的秦卒,站在院子四周。

  杨端和与杨彦身为秦国将军,经历过沙场,见到这一幕,看着那些秦卒,自然不会胆怯。

  见到手持诏令,身穿宦官服饰的韩默,杨端和与杨彦,都有些意外。

  杨端和走上前,杨彦也跟在后面。

  “韩谒者!”

  年纪四十的韩默,是王宫内的‘谒者’,隶属于郎中令,在王宫内负责迎送官员、接受群臣奏事之职,故而杨端和与其相识已久,属于老熟人,并且杨端和年轻的时候,一次机缘巧合,还曾经帮过犯错的韩默。

  “老将军!杨将军!”

  一身宦官服饰的韩默,看着杨端和与杨彦,笑着回礼。

  礼毕后,杨端和起身,看着韩默,身后跟着辑礼的杨彦,也抬起头。

  当杨彦看着韩默的模样,心中方才松口气。

  韩默的笑容,显然似乎不是出事!

  “杨将军,接令吧!”

  韩默没有着急与杨端和客套叙旧,而是把带来的王召拿在手中,缓缓打开。

  看到杨端和再次行礼后。

  韩默目光看向王召之中的内容。

  “王召,杨端和为我秦国三朝老臣,此前率领大军攻赵,平定叛乱,灭赵有功,特封赏,金四百,食邑再增三百户,即日随同前往邯郸,一同祭祀!”

  韩默把诏令念完后,双手收起诏令,笑着看向杨端和。

  此刻。

  依旧拱手辑礼的杨端和,抬起头,一脸疑惑的看向韩默,眼中闪过一抹震惊。

  不仅是杨端和,就连杨端和身后的杨彦,此刻都一脸懵,怀疑自己的耳朵不是听错。

  明明此前王上都开始疏远父亲,就连退朝后,也从来没有在召见父亲,一同与其他朝中重臣议事。

  别说他们杨氏。

  就是朝中所有文武百官,甚至是咸阳城的士族、权贵,都已经看出杨氏在经历颍川一事之后,已经逐渐失去王上的器重与信任,加之杨宪一事,杨氏已经开始逐步退出秦国权利中枢。

  故而杨彦做梦都想不到,今日会突然得到这样一封诏令赏赐。

  这!!!

  经历过官场的杨彦清楚,别小看这简单的赏赐,但其背后,是代表着王上的认同。

  想到这里。

  杨彦看着拿着诏令,递给父亲的韩默,随后看着父亲的背影,这段时间经历的冷眼以及背后的那些嘲讽。

  在这一刻。

  杨彦望着眼前父亲弯腰的背影,双眼泛红,眼含热泪。

  父亲没有被王上弃用!王上这是认同父亲在灭赵之时的功劳!

  “微臣~!微臣!谢王上赏赐!”

  与杨彦一同激动的,还有老将杨端和,此刻两鬓斑白的杨端和,同样也是眼含热泪的看着诏令。

  当亲手接过诏令时,杨端和双手都有轻微的颤抖。

  “罪臣杨端和,叩谢王上!”

  杨端和接过诏令后,转身对着王宫方向,再次跪下去。

  辑礼时,杨端和双手中捧着的诏令,紧紧贴着额头与斑白的头发。

  身为秦国三代老臣,在秦国经历过太多事情,可以说杨端和的人生,都奉献给秦国。

  故而杨端和回咸阳后,一直很理解昔日名将廉颇为何离开赵国后,至死都在心中,思念着赵国。

  不愿离开秦国的杨端和,此前本以为,日后定会在秦国郁郁而终。

  不曾想。

  王上没有忘记他这个老臣!

  院子内,因为有诸多王宫守卫拿着火把,故而火光很亮。

  站在院子中的韩默没有着急开口,看着跪在地上的杨端和与杨彦父子二人,韩默自然能理解二人心情。

  失而复得,而且还是秦王嬴政的信任与器重。

  这事放在任何一个秦国官员身上,恐怕都好不到那里去。

  许久。

  看着杨端和与杨彦起身,韩默方才站好身体,随后转过头,让侍卫把准备好的赏赐端进来。

  “韩大人,可否入坐?”

  杨端和红着眼,在平复情绪后,这才意识到怠慢韩默。

  “老将军不必客套,韩默还要回宫复命!”

  韩默笑着婉拒。

  见状,杨端和再次对着韩默辑礼。

  韩默也拱手回礼。

  “韩大人可否告知老夫,王宫内,可是发生何事?”

  杨端和礼毕之后,苍老的脸上,望着手中的诏令,随后看向韩默。

  在朝堂内,官至大将军的杨端和清楚,嬴政突然下令给他王召,很可能发生过什么事情。

  杨彦在一旁,看着父亲,随后又看向韩默。

  在父子二人的注视下。

  韩默点点头。

  转头看着走廊内,一名名秦卒守卫已经去端着木箱,其他守卫不少人,都去照亮走廊的道路。

  韩默转过头,看向杨端和,点点头。

  “落日之时,左庶长白衍回到咸阳,并且在王宫被王上召见,王上与左庶长在书房内,闲聊两个多时辰,韩默前来老将军这里时,路上还碰见方才离开的左庶长,那左庶长似乎是去其叔父白裕将军的府邸!”

  韩默说道。

  随后想了想,眼神左右闪动,望着两边远处的秦卒守卫。

  “老将军,除了这道诏令,王上还有意,让大人赴任雁门郡守!”

  韩默小声隐晦的说道。

  随后韩默再次注意四周,见没有人靠近,继续小声的告知杨端和,在等候王召之时,他听到王上看着诏令,轻声感慨过一句:杨老将军,此番胜任雁门郡守,别再让寡人失望!

  说完,人多眼杂,韩默便不再言语。

  也是他与杨端和旧识,方才把这件事情提前说出来。

  “白衍!”

  院子内,听到韩默的话,杨端和与杨彦满是震惊,互相看向彼此。

  他们没想到。

  在这道诏令背后,居然是白衍在帮他们。

  而且还与王上在书房内,攀谈两个多时辰之久!

  想到这里,杨端和与杨彦都很好奇,白衍是怎么做到,让王上回心转意的?

  要知道此前与杨氏关系要好的大臣将军,都帮谏言上书过,结果不仅没有说服王上,反而让王上更为不喜。

  然而眼下,看着韩默辑礼,着急回去复命。

  杨端和与杨彦只能收起思绪,连忙与拱手回礼,随后命人送韩默离开府邸。

  片刻后。

  杨府恢复安静,而看着韩默与王宫守卫离开后,在侍女、仆人拿着烛灯照亮下,杨端和与杨彦站在院子之中。

  “父亲,若这是真的,那王上显然是要重用父亲!”

  杨彦见四下无人,这才忍不住,激动的对着父亲说道。

  因为嬴政要去赵国邯郸,故而整个朝堂这段时间都在忙着安排,把一切规划,以及要事处理清楚。

  外加上父亲此前在颍川被乱贼困住,导致颇有非议,王上让父亲陪同去邯郸,杨彦清楚王上定是想在邯郸祭祀之时,再任命父亲。

  到时候父亲胜任雁门郡守的阻力,定会远远小于秦国朝堂。

  “嗯!”

  杨端和看着手里的诏令,点了点头,此刻杨端和老朽的脸颊上,都还有些失神。

  白衍!

  那年纪轻轻,救过他长子一命的白氏子弟,到底是怎么做到让王上回心转意,甚至王上还让他去雁门任郡守。

  杨端和疑惑之际,突然听到杨彦的话。

  “父亲!方才听韩默大人提过,白衍去其叔父白裕的府上,彦这边去一趟,亲自见白衍!”

  杨彦激动的说道。

  曾经一别,杨彦便嘱咐白衍回到咸阳时,与他说一声,到时候他定会备好酒宴,亲自宴请白衍。

  不曾想,如今白衍回来,他这救命之恩尚未报答,酒宴都尚未准备。

  白衍便又帮了他们杨氏一个大忙。

  这份恩情。

  杨彦都不知道说什么,此刻杨彦恨不得立刻见到白衍,向白衍表达心中的感激之情。

  “好,注意别被人看到,诏令方才送到,还是小心一些。明日过后,便可不再顾及其他,彼时便宴请白衍到府上做客。”

  杨端和听到杨彦的话,没有阻拦杨彦,只是嘱咐两句。

  杨彦闻言,对着父亲拱手辑礼,随后迫不及待让仆人去备马车,带着几名仆人,朝着府邸外走去。

  ..........

  夜深。

  白衍在白裕府邸的书房内,一直等到夜深人静,都不见白裕归来。

  不过白衍也不着急离开,虽说白衍也想早些回自己的府邸,但身为后辈,来到府邸不见人就直接离开,属实不好。

  故而白衍一直都没有离开,静静的在书房内,等候白裕的归来。

  书房内。

  一开始白衍询问侍女,书房内那些是兵书,随后在侍女的伺候下,慢慢跪坐在窗前,看着兵书。

  只是随着时间过去。

  今日一直骑马赶路的白衍,还是不免有些困意。

  看着点亮的烛灯,白衍转过头,看向窗外远处的月色。

  在读过魏老传授给他的‘太公六韬’后,这些普通的兵书,看起来不仅通俗易懂,甚至还有一些地方不够细致,其中有致命缺点。

  故而白衍看了许久后,加之困意,也不怎么想看下去。

  “还没回来!”

  十一月的深夜,轻风拂过,白衍还是感觉到一丝凉意。

  放下手中的竹简,白衍想着今日与嬴政的对话,想了很多,其中就想起提过外祖母的事情。

  上次见到小舅父,根本没有太多时间,与小舅父叙旧。

  甚至连夜就要把小舅父送回小舍。

  那时候白衍也没有问小舅父,在楚国,那鲁伯之女,是否尚在人世,如今又是如何。

  思索间。

  白衍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几息后,伴随书房门打开。

  白裕便从书房外走进来。

  “你小子回来也不命人提前说一声!”

  白裕进书房后,看到窗前跪坐在木桌上,正在起身的白衍,轻声责备道。

  然而当看到起身后望向自己,缓缓辑礼的白衍。

  白裕心中再多的责备,也说不出口。

  “白衍见过叔父!”

  白衍拱手打礼道。

  白裕没好气的看着一身秦国官服,给人感觉文质彬彬的白衍,望着白衍脸上的疲倦,忍不住叹息一声。

  曾经领兵在外的白裕,哪里不清楚白衍一路奔波之苦。

  “坐吧!听奴仆说,是你小子不让奴仆去长兄的府邸禀报一声的?”

  白裕说话间,来到木桌另一边跪坐下来。

  看着年纪轻轻,头戴爵弁的白衍,白裕不等白衍说话,便自顾自的说道。

  “方才知晓你在府邸,我已经命人去叫两位兄长过来!”

  白裕说道这里,带着丝许笑意。

  曾经若是白氏需要依靠白衍,对白衍有亏欠之情,那么眼下,在雁门一事后,白衍可就亏欠他们白氏。

  要知道雁门一事背后,白衍得罪那么多士族权贵,那些权贵盘根交错,涉及甚广,就连秦国之中,都牵扯众多。

  白氏这段时日,可被白衍给弄得焦头烂额。

  在世人眼中。

  白衍可是白氏子弟,任何行为,世人都会牵连到白氏!

  “叔父,这!”

  白衍听到白裕的话,一脸错愕,随后脸色一垮,哭笑不得。

  感情方才是白在这里等那么久,早知道若是如此,那还不如一开始就直接去见白伯、白岩。

  “若是困了,便在这里休息!”

  白裕没有理会白衍,看着侍女给自己倒暖茶。

  此刻白裕还不知道白衍方才王宫,单独与嬴政在书房内,交谈两个多时辰。

  在白裕眼里。

  白衍显然是方才去王宫后,简单的复命一番,便来到这里。


  (https://www.50331.cc/chapter/53455725/55105277.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