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网 > 苟在手术室加点升级 > 第13章 有大鱼(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13章 有大鱼(求收藏,求推荐票)


第13章  有大鱼(求收藏,求推荐票)

        【你通过助手配合,完成了一台手术,对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造成了4点伤害(占比1.0%),获得技能点4!】

        【你通过缝合操作配合,对皮肤软组织手术创口造成了23点伤害(占比5%),获得技能点23!】

        【当前技能点剩余:28。】

        一台操作增加28点的技能点,并不算少,方闲美滋滋地退开。

        可当方闲退到了手术室的空闲地仔细斟酌了一下面板上夹带的细节信息时,眉头瞬间拧成了川字。

        解开衣领系带的手停下来——

        这伤害量没毛病,但是这个伤害占比,有问题!

        方闲再次用意念控制面板把技能点获得明细往上拉——

        【你通过缝合操作配合,对皮肤软组织手术创伤伤口造成了21点伤害(占比33%),获得技能点21!】

        自己当助手的时候,诊断显示的是开放性骨折术后感染!

        但是自己缝合的时候,却是并没有体现出来感染,这是怎么回事呢?

        方闲并未被获得的大量技能点就冲昏头脑,而是脑子里在飞速转动,分析着里面的门道。

        他自己获得这个东西的时间也不长!

        目前就只知道,伤害量=技能点,至于后面的占比,方闲一般很少去特别关注。

        很少特别关注并不代表方闲并不关注。

        手术台上的手术仍然在继续——

        方闲把衣服都脱下之后,一时间没能分析出结果的他,也不敢贸然开口,于是就出了手术室先去洗手,以便让自己更加冷静。

        手术不是儿戏,给患者治病诊断也不是儿戏,与上级医师汇报自己的怀疑,更加不能儿戏,因此方闲必须得谨慎,做到进退有据!

        方闲并不傻,智商从来没问题,不然他也进不了湘南大学附属医院成为规培,且有机会取代硕士,最后以硕士毕业。

        这个占比不太对劲!

        即便是,自己与宋煜副教授操作的下肢的感染程度以及骨折的程度比林介墨教授操作侧更加低,但是创面的大小基本对等。

        严重的是内部的骨折情况以及感染范围的大小,对于手术切口来说,按照道理最多也就是4:6占比,这才正常。

        至少从创口的长度、深度等综合考虑是这样。

        那么,即便是按照1:9的比例来看,也就是说林介墨教授那边的感染程度更高,性质更加恶劣,自己在完成了缝合之后,伤害占比也应该不会少于10%。

        同样的创伤术野大小,凭什么最后会落到5%的境地?

        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就是宋煜副教授处理的这条腿,有什么暗藏的腔隙并没有被打开,所以感染清创无效。

        要么就是,林介墨教授现在正在处理的左下肢,有大鳄鱼,甚至是目前还没被发现过的大鳄鱼!才让得这一侧需要的伤害占比极高!

        极高极高。

        5%:95%,是一比十九。

        到底是哪种可能?

        方闲的脑壳稍微有点乱,这只是一种指向性的推引,只给了一个方向并没有细节,而且这个方向还是他单独拧出来的。

        方向上有两条线,方闲一时间难以拿捏。

        宋煜副教授目前已经是医学会认证的3级资深副教授,他不可能在操作的过程中,会有隐蔽的腔隙没被打开,然后导致感染清创无效。

        可是这个患者在宋煜副教授操作的这个手术创口中,压根就没有体现出来感染这一细节出来。

        所以能不能这么大胆地推测一下,就是宋煜副教授操作的这一条下肢,只有深部的感染,皮肤浅面没有感染。而林介墨教授所操作的那条腿下,就有比较大的一个感染腔隙,但那是没被发现的?

        如果按照这个推算?

        患者术前没做核磁,即便是做了核磁,自己也未必能从核磁上阅读出来。

        创伤外科的阅片重点放在了X线,主要就是为了看骨折,并未在住院医师阶段就专精去学习侧重于看软组织的核磁阅片术!

        还是知识储备不太够,不然的话,肯定可以拧出一些头绪出来。

        没有更好的办法,就先去手术台旁继续观看林介墨教授的手术过程,然后再慢慢摸索吧。

        这是与诊断有关的问题,需要的是理论的分析与透彻,然后找到诊断,至少要找准一个线条出来。

        要么就是宋煜副教授没有把脓肿腔隙清理干净,要么就是在林介墨教授所处理的那条腿里面有大东西!

        这两个方向侧重,方闲已经找了出来。

        这个病人还是自己分管的床位,所以自己适当的时候提出来疑问,肯定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在手术室里,只有自己对这个病人才是最熟悉的。

        这就是上级信任伱,让你管床,你所必须要做到的事情!

        手术台旁,范程鹏还在和他的师兄吴雄在低声讨论宋煜副教授当前的清创术水平与林介墨教授清创术水平之间的差异。

        梁龙奇还有周晓生两个与吴雄同年级的住培则是在互相揣摩着,清创术的下一步,该注意哪些操作细节,以及方向上的把控。

        另还有一个博士师兄,则是在不停地摸着下巴,偶尔做恍然大悟状,偶尔又愁眉苦脸,显然是在非常仔细地阅读手术。

        方闲也在认真地注意着林介墨与其他两位博士师兄的操作,然后还看到了宋煜副教授与薛力主治医师也在台上认真地观摩着什么。

        几乎所有人都是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此刻林介墨教授所做的清创术上面,因为林介墨教授所做的清创,不止是软组织的清创,还有骨折断面、骨外院、骨腔隙、骨膜里面的清创。

        终于,大概是在二十分钟之后,方闲果然是发现了其中的古怪点。

        这个患者的左下肢,也就是有深静脉血栓的那侧肢体的腓肠肌后侧,有比较严重的水肿征象!

        之前,方闲以及科室里所有人对此的考虑都是,因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内的液体外流导致了小腿后侧的水肿,患者大部分的损伤部位是在小腿的前方,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皮肤缺损!

        但是作为创伤外科的方闲知道!

        每个人的小腿都有四个骨筋膜室,这是骨筋膜室综合征发生的解剖学基础。

        包括前室、外侧室、后侧深室、后侧浅室!

        可比较麻烦的是,现在患者所做的切口就是前外侧切口,前外侧切口一般对应的是前筋膜室和外侧筋膜室,可以看得到没有什么特殊征象。

        而要打开后侧深筋膜室和浅筋膜室,多要通过后内侧切口。

        并且,因为这个患者的胫骨是存在着骨折的,而胫骨又是后侧深筋膜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是有后侧深筋膜室有大量感染的话,肯定现在已经是显现了出来。

        目前唯一存在盲区的就是后侧浅筋膜室。

        提不提?

        提的话要多做一个口子,没有咋办呢?

        不提的话,那么这一台手术可能就是白做了,后续还得进行第三次入手术室的加工。彻底清创是感染愈合的前提,若有细菌剩余的话,可以在短时间内,就形成大量的菌群,再发感染。

        犹豫再三,方闲还是移步到了宋煜副教授的旁边,低声说:“宋老师,这个病人在住院期间就有水肿,特别是左下肢,您能不能看看后侧的浅筋膜室里面的压力怎么样?”

        一般来讲,感染发生在了密闭腔室内,肯定内部的液压会增高,因为细菌会分泌大量的液体,并把正常的组织乳化。

        “这个患者第一次手术的过程中就没有到过后浅筋膜室,筋膜室之间都是相对隔开的。”宋煜副教授知道方闲的担忧,这么低声反问。

        “但这是粉碎性的骨折,第一次的开放性骨折手术没进入浅筋膜室,不代表骨折碎片没进入!”方闲这么讲了一句。

        宋煜副教授闻言若有所思,重新回到了手术台边,然后稍微探了一下患者的左下肢后侧部,略一捏之后,脸色瞬间大变起来!

        患者来院时,有外固定器械装置与纱布缠绕,不方便查体。

        在消毒的过程中,宋煜副教授和林介墨教授是不参与消毒铺单的,因此他们压根就没有机会进行全面的查体。

        即便方闲是管床医师,也不可能在上了外固定支架之后,再去做小腿后侧的碾磨查体!

        宋煜的查体功夫很深,一瞬间的工夫后,就细声提出:“林教授,左下肢的后浅筋膜室有问题。”

        林介墨此刻把大部分的操作都集中在了处理胫骨表面的清创,没空搭理。

        “你查有问题就探一下,后浅筋膜室和现骨折端存在筋膜室的间隔,几率并不大。”显然林介墨也觉得这样的发生概率非常小!

        宋煜马上照做,挤开了一个位置之后,只是从右下肢所在方向,在左下肢的后内侧做了一个极小的切口,破开了小腿深筋膜之后,里面立刻渗出来淡白色脓性黏液,如同奶滴。

        而注意到这个场景的林介墨,瞬间就停止了所有的操作!


  (https://www.50331.cc/chapter/32612012/160909608.htm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